返回 2025-09-26
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
2025-09-26 2版 质量月专题

■本报记者 万晓东 刘浩 顾艳伟 朱海 张文章 余知都
  一头连着供给,一头连着需求,质量贯通了整个产业链条,融入了经济发展全域。全面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助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循环畅通,推动国民经济良性循环。2025年全国“质量月”期间,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 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推进《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贯彻实施、提升全面质量管理水平、开展质量品牌建设、严格质量安全监管、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促进质量社会共治,通过深入开展全民质量行动,进一步增强了全民质量意识,促进了质量强国建设。
北京:推动质量意识融入城市肌理
  北京市聚焦全民质量意识提升、企业质量升级、标杆示范引领、重点领域监管及社会共治五大维度,通过百余项特色活动,从知识普及到产业升级,从标杆引领到全民共治,以系统化、精准化的举措推动质量意识融入城市肌理,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北京市以“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掀起质量宣传热潮,一方面,通过短视频平台推出质量科普小课堂,围绕民生关切领域,制作通俗易懂的动画短片;另一方面,在社区、商超、园区设置质量服务站,组织专家开展面对面咨询答疑。
  针对企业质量提升需求,北京市推出“强企强链强区”组合拳,鼓励纺织、食品、机械等传统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同时聚焦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通过试点建设、效能评估及质量融资增信等措施,为企业提供计量、标准、认证认可等集成服务,拓宽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渠道。
  北京市充分发挥“头雁效应”,推动中国质量奖、市政府质量管理奖获奖企业及老字号标杆等集中亮相;通过制作专题宣传片、开设免费质量管理课程等方式,分享先进经验;组织质量强企强链经验交流会、质量问诊专家团等活动,针对企业在质量提升中的痛点难点提供精准解决方案。
  在强化质量提升的同时,北京市同步开展重点领域“利剑行动”,聚焦校园周边、旅游景区等集中排查食品药品、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围绕重点区域,严打侵犯知识产权、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
  此外,北京市举办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覆盖新能源汽车维修、数据安全等30余个工种,以赛促学提升岗位质量;推动检验检测机构开放实验室,邀请公众参与“质量体验日”。
上海:开展多方式质量工匠助企行
  上海市编制发布《上海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025年)》,开展“质量开放日”活动,宣传推广一批上海质量工匠和上海市星级首席质量官,进一步增强全社会质量意识,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建设质量强市,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质量宣传方面,上海市积极开展《质量强国建设纲要》《质量强国建设纲要上海实施方案》的宣贯工作,扎实推进阶段性目标工作;编制发布《上海市质量状况分析报告(2025年)》,从质量水平、质量发展、质量基础等多个维度展示上海市质量总体状况和质量发展工作取得的成绩。
  在质量服务方面,上海市市场监管系统组织开展政府质量奖获奖企业“质量开放日”活动,200家质量管理优秀组织提供现场参观、科普讲座或经验交流活动;组织开展家庭质量寻访、市民看质量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市民质量体验活动。
  为发挥质量强企强链的带动作用,上海市开展树标杆、攻难关活动,组织开展2025—2026年上海市政府质量奖评选、2025年质量标杆遴选、2025年度重点产业质量攻关评比交流等活动;组织开展质量强链现场推荐活动、供应链云诊断活动等;举办第三届上海质量工匠发布及成果交流、海洋装备质量提升论坛、“船院工匠杯”大赛、北外滩航运服务业质量提升宣贯等活动,开展质量管理小组成果展示推广、现场管理标杆观摩、质量改进与创新活动。
  据了解,今年共有26位在质量领域具有标杆引领性的高技能人才入选第三届上海质量工匠。上海市通过“上海质量工匠创新工作室”机制和平台,广泛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质量工匠助企行”专项服务活动,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树立一批追求卓越的质量创新品牌,赋能产业链供应链质量联动提升,为提升经济社会综合效益提供更加有力的质量支撑。
广西:六大行动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广西市场监管局联合40个部门(单位),从标准引领和质量支撑、质量提升、品牌建设、安全监管、权益保护、宣传推广等方面推出六大行动、百余项活动,助力广西高质量发展。
  在标准引领与质量支撑方面,广西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糖、铝、机械、六堡茶、林业等重点产业,实施标准稳链项目,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同时,推进制造业卓越质量工程与公共服务质量提升工程,发布2025年广西公共服务质量监测报告,为产业发展和公共服务定规立标。
  为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广西开展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能力评价、广西工业企业质量管理标杆遴选,推广全员全要素新型质量管理体系;组织质量奖成果交流、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公益推广、QC小组成果发表等活动,帮助企业补短板、强能力,提升质量管控水平。
  广西积极推进质量品牌强县、强园区、强链、强企行动,开展“桂有优品—广西品牌天下行”活动,举办广西供销大集与地理标志产品展销,进一步擦亮“桂字号”品牌,提升其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质量安全是底线要求,广西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追溯与网售产品监管,开展消防产品质量全链条专项整治;以儿童用品、食品接触产品为重点,强化跨境电商进口消费品风险监测,并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领域检验检测机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织密质量安全监管网。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广西开展“铁拳·桂在真打”“剑网2025”“昆仑2025”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侵权假冒与消费欺诈行为;推进“食药安全益路行”,发布食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开展放心消费承诺活动,持续优化消费环境,守护群众消费安全。
  为营造浓厚质量氛围,广西举办质量管理大讲堂、质量品牌故事征文、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活动,开展民用“三表”计量科普、绿色产品与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弘扬质量文化,推动形成政府重视、企业追求、社会崇尚、人人关心的质量工作格局。
江西:48项活动营造全民参与浓厚氛围
  包括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在内的19个省直有关部门,围绕全面质量管理、质量助企惠民、质量监管治理、质量公益宣传等方面,联合开展48项形式多样的质量宣传、提升、监管和服务活动,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浓厚氛围,更好地助力质量强国、强省建设。
  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加快质量提升。组织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帮助企业提升质量竞争力;举办企业首席质量官经验互鉴沙龙暨优秀首席质量官发布活动,组织全省优秀QC成果推广应用及转化研讨;开展“质量筑基 品牌赋能”企业品牌文化系列宣传与推广等活动。
  聚焦质量助企惠民,办好质量实事。组织发布“赣质贷”产品,签署质量融资增信战略合作协议,帮助企业破解融资难题;开展绿色转型标准提升暨标准化驿站进园入企公益培训,提升企业标准化水平;组织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举办“天工杯”计量职业技能竞赛,开展民用“三表”计量科普宣传等活动。
  严格质量监管治理,筑牢安全底线。推进网售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赋码核验试点,进一步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开展消防产品质量安全全链条专项整治,提升质量安全水平;组织食品添加剂“双减”工作技术帮扶和交流培训,开展“你点我检”“你送我检”养老助餐守护行动;实施“守护消费”执法铁拳行动,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守稳守牢安全底线。
  加强质量公益宣传,推动社会共治。举办服务认证体验周、有机产品认证宣传周、检验检测机构开放日等活动,开展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市场监管领域科普月活动,组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政策宣贯,开展2025年江西“金秋购物节”公益活动等,引导全员参与,推动共治共享。
福建:精准质量服务推动产业提质创新
  公布16个企业首席质量官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典型案例、百名专业人员精准对接百家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质量协同提升……“质量月”期间,福建省通过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增强全社会质量理念,以精准质量服务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认证赋能领域,福建省市场监管局与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联动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宣传周,并举办认证机构联合赋能闽企出海活动,助力企业突破国际市场壁垒;针对内外贸融合,联合CNAS推出专题服务,打通标准、认证、检验检测堵点。在服务产业升级方面,第三届“福纤杯”检测技能竞赛、鞋服产业质量提升行动、第三期企业首席质量官公益培训班等陆续开展,推动产业提质创新。
  福建各地同步开展“质量月”集中宣传活动,夯实质量安全底线,提升质量发展高线。厦门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民政局、市公安局等21个部门协同发力,推出了覆盖产品、工程、旅游、金融、新兴产业等领域的80余项特色活动。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聚焦产业服务、合规保障等六大核心方向,通过精准化举措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夯实质量强市根基。针对对讲机产业领域,指导行业协会联合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举办3C认证培训会;举办质量提升约谈培训会,引导水暖消防领域企业提质;在鞋都电商创业园广告合规助企工作站举办广告合规公益讲座等。
  莆田市市场监管局聚焦鞋服、食品等重点产业推进强企强链行动,开展金砖贸易技术服务宣讲会,为30家企业破解出海痛点;联合莆田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开展品牌义诊专项赋能行动,深入6家企业现场“问诊把脉”;联合海渔部门开展鲍鱼产业链质量提升专项会议,组织12家产业链重点企业开展经验分享、现场参观等;开展实验室开放日、机动车检测机构开放日等。
湖南:政府搭台赋能产业质量提升
  质量是市场的“生命线”,更是监管的“责任田”。“质量月”期间,湖南省市场监管局联合省直有关部门、14个市州,组织开展质量提升、质量整治、质量惠民、质量宣传4类系列活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社会参与的模式,推动质量强省建设走深走实。
  在产业赋能质量提升系列活动中,聚焦省内重点产业,市场监管部门推进质量强县、强链、强企培育,实施“质量强链”工程,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国资委、工信部门开展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整改提升、竞技评比活动;水利部门、住建部门开展“智能大坝”“好房子”观摩建设行动;农业农村部门开展农资供应、农产品流通、农业社会化服务标准推广应用活动;文旅部门开展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活动。
  在监管执法质量整治系列行动中,市场监管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开展“铁拳”“网剑”“守护消费”等专项执法行动,解决假冒伪劣、消费欺诈等问题;长沙海关开展进出口危险品、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检察院系统开展“食药安全益路行”公益诉讼监督活动;自然资源部门开展测绘地理信息质量监督抽检。
  在民生服务质量惠民系列活动中,市场监管部门开展“质量体检进企业”“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实验室开放日”“你点我检”等质量体验互动活动,为企业群众纾困解难;商务部门开展汽车报废更新活动;供销合作总社开展食用菌、蜂业、棉花等产业提质增效培训,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聚力推广质量宣传系列活动中,湖南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性质量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的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湖南省市场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潇湘韵·中国风”老字号嘉年华、“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宣传周”“手机变砝码计量惠民生”等活动,营造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