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9-05
古法红糖熬出甜蜜生活
2025-09-05 4版 食品

■本报记者 施本允
  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双楠村,连片的甘蔗林在风中起伏,宛如一片翠绿的海。当地的现代化车间里,工人们执长勺缓缓搅动锅中琥珀色的糖浆,空气里浸润着浓郁而温暖的甜香。“这一锅糖浆,熬的是百年技艺,也熬出了乡亲们的致富路。”头陀镇红糖共富工坊负责人蔡蕙注视着眼前的景象,微笑着讲述红糖背后的蜕变故事。
  近年来,黄岩区市场监管局推动头陀红糖实现从无标散装到共富集群的升级。2024年,头陀镇红糖共富工坊年产红糖10万公斤,同步推出姜糖、姜膏、米花糖等数种衍生产品,综合产值达600多万元。产业辐射到了20多个行政村。
  记者了解到,是一张食品生产许可证为头陀红糖打开了进入市场的大门。黄岩区市场监管局创新突破,颁出台州市首张红糖类SC食品生产许可证,使头陀红糖及其衍生产品正式实现持证上岗。该局还组织专项服务团队,在保留“五榨三滤两浮一沉”工艺的基础上,为企业量身定制改造方案,指导其投入500万元升级不锈钢熬煮设备,审批时限压缩60%,助力百年传统工艺产品成功进入现代商超。
  头陀红糖的古法熬制需历经18道工序,从甘蔗压榨到打砂成型,全程依靠老师傅的经验掌控火候。面对古法技艺与现代质量体系的碰撞,黄岩区市场监管局制定了熬煮温度锁定110℃±2、原料甘蔗含糖率≥18%等27项参数。对原料甘蔗的农药残留、红糖成品的重金属及微生物含量实施抽检,严把质量关。与此同时,知识产权保护组合拳同步出击,助力打造国家地理标志“头陀红糖”IP,为工坊文创品牌“糖多令”开通外观专利快车道,推动散装红糖溢价超160%。
  此外,黄岩区市场监管局依托红糖研学基地,拓展“红糖+文旅”新模式,打造从甘蔗田到成品的全景体验链,推动动手实践与知识普及深度融合。同步出台《红糖文旅服务规范》,坚守质量安全底线,实施“全年甜”产销战略,依托“一季红糖、三季衍生品”布局,实现红糖产业全年无休运转,持续延伸“甜蜜产业”价值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