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8-15
洗涤用品花样多按需选用效果好
2025-08-15 2版 比较试验·综合

■本报记者 薛晶晶
  从家家户户常用的肥皂、洗衣粉,到如今流行的洗衣液、洗衣凝珠,再到被称为“黑科技”的氧泡泡、爆炸盐等,市场上种类繁多的洗涤用品让人眼花缭乱。这些洗涤用品有何区别?消费者该如何选择?近日,江苏省南京市市场监管局邀请南京市质检院的专家为消费者进行了解读。
  传统产品实力强劲。作为老牌清洁用品,肥皂去污力不容小觑。据南京市质检院专家介绍,肥皂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钠盐,清洁领口、袖口等局部重油污时效果显著。不过,肥皂也有个小缺点——怕硬水,遇到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时,容易生成皂垢,久用可能导致衣物发黄、褪色。凭借硬核去污能力占据市场的洗衣粉,主要靠表面活性剂发挥作用,其中添加的摩擦剂更为去油污效果加分,适合清洗外套、沙发罩、窗帘等大件物品。但需要注意的是,洗衣粉碱性较强,手洗时可能会刺激皮肤,对衣物材质也有一定损伤。
  相比之下,洗衣液较为温和,其主要成分也是表面活性剂,不过溶解性能好于洗衣粉,溶于水后pH值接近中性,对手部皮肤友好,漂洗也相对省力,但去污能力和性价比略逊于洗衣粉。
  近年来流行的洗衣凝珠专为机洗设计,清洁能力和洗衣液不相上下。不过有消费者反映,有时洗衣凝珠的膜衣不易溶解,且用量难以灵活调整,一颗几块钱的价格也降低了性价比。
  至于氧泡泡、爆炸盐这类“强力选手”,大多添加过碳酸钠,由于碱性较强,去油、去污、漂白效果突出,对祛除陈年顽固污渍较为有效。但这类产品效力强劲,不能用于清洗羊毛、蚕丝等材质娇贵的衣物,否则容易造成衣物损伤。
  据南京市质检院专家介绍,在众多洗涤用品中,洗衣粉和洗衣液仍是目前消费者的主流选择。但往年的产品质量抽检结果显示,这两类产品存在一些常见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总活性物含量和规定污布的去污力两项指标上。其中,总活性物含量指衣物洗涤产品中表面活性剂所占的质量百分比,数值越高,产品去污力通常越强。去污力是反映洗涤类产品清洁能力的直观指标,如果此项指标不合格,意味着实际使用时难以有效洗净衣物污迹。
  面对种类繁多的洗涤用品,消费者该如何挑选?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可优先选购知名品牌的洗涤用品,同时留心产品信息是否完整。洗衣粉建议选购没有结块的产品,洗衣液的稠度应适中,没有悬浮沉淀、分层现象。不同的洗涤用品各有优缺点,消费者可以根据衣物材质、污渍情况灵活选用,必要时可针对顽固污渍进行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