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025-08-15
靶向监管守好餐饮安全门
2025-08-15 1版 要闻

  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的网红餐厅专项抽检,不仅仅是规范一个行业,更是向全社会传递一种态度:在烟火升腾的消费热潮中,安全红线永远是消费底线,监管利剑从来不会缺位。
■徐文智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全国24个大中城市,对200余家大众关注度高、网络点评活跃的网红餐厅开展专项抽检,涵盖中餐、西餐、火锅、烧烤等业态。这场针对流量餐厅的雷霆行动不仅切中时下消费热点,更传递出监管部门强化风险排查、紧贴民生需求筑起“防护网”的决心——网红餐厅越是火热,食品安全越需严字当头。
  聚焦网红餐饮靶向监管,背后是民生所盼。当“流量高地”沦为“风险洼地”,受影响的正是追逐网红餐厅的普通消费者。此次市场监管部门跳出传统抽检监测的框架,剑指“网红”标签,可谓精准排雷。通过主动出击、事前预防,取代被动设防、事后追责,点穴式的精准监管极大提升了市场监管部门为民服务的效能。
  本次抽检未发现非食用物质添加、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使用等问题,但禁用农兽药残留检出与餐饮服务操作不符合规范的现象,揭开了餐饮行业的两大“病灶”:部分上游供应链的规范化程度不足,以及门店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挂在墙上却未落到手上”。网红餐厅因客流量较大,食材需求量也大,若为压缩成本放松验收、简化流程,就可能压垮安全底线。当生意火爆的后厨变成机械性的流水作业线,疏忽与失范便悄悄滋生。这也是市场监管部门加强治理的关键点位。
  筑牢网红餐饮安全防线,要通过制度的“紧箍咒”实现常态震慑。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层层压实,《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等新国标更趋严格,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查263.9万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61%,较上年同期下降0.17个百分点。面对网红餐饮等业态,必须施加更有针对性的监管,比如推动“明厨亮灶”升级为全程可视化智慧监控;以更高频次抽检覆盖食材源头与动态操作环节,尤其是加大对无堂食外卖店的抽检;广泛推广“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食品安全服务品牌,让消费者票选检查对象成为新常态。
  食品安全监管应当稳步扎实推进,网红餐厅的抽检检测是完善“从田间到餐桌”全链条监管机制的一个缩影。网红奶茶店的原料,特色民宿的消防设施,景区的游乐设施,流量经济所到之处,无不是监管发力的方向。监管部门唯有主动靠前一步,把群众关注的消费热点变成监管重点,让网红之名与安全可靠画上等号,消费流量方能化为惠民留量。
  当打卡点变为信任点,网红经济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市场监管总局开展的网红餐厅专项抽检,不仅仅是规范一个行业,更是向全社会传递一种态度:在烟火升腾的消费热潮中,安全红线永远是消费底线,监管利剑从来不会缺位。